1)第153章 挟众自保?我会密裁!(五千字章)_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于是张维让杨墨当替身,在通州开了润德粮校

  张维深谙有钱一起赚,出了事儿才能大家一起兜着的道理。

  他主动联系了一堆宗室、勋贵、外戚。鼓动他们入股。股本很低,不过每家千两而已。。

  十几个股东,凑出的本钱不过一万多两。远远不够吃下一千多个县的脏粮。

  这倒好办。张维管着宝泉局。

  各地的商税银,收上来都是市银样式。需要交到宝泉局熔铸成官锭。

  张维果断挪用宝泉局尚未熔铸的市银做本。

  横竖这生意定然大赚,不愁堵不上窟窿。

  而囤放粮食的粮仓更是现成的。张维本就是“仓场侍郎”,通州仓场就像他自家的菜园子。

  这笔生意,张维等于是用朝廷的银子收脏、用朝廷的仓场囤脏。

  海量数目的粮食,只有润德粮行吃得下。一传十十传百,地方官们都来找润德粮行销赃。

  应该吃到百姓嘴里的粮食,经过地方官、润德粮行这一番交易,变成了贪官污吏荷包里白花花的银子。

  从去年八月到今年五月,短短九个月时间,润德粮行获纯利三十八万两。

  其中五万两分给了站柜先生们。

  一万两打点给宝泉局的一众官吏、库兵;通州仓场的一众官吏、粮丁。

  十五万两分给了十几个股东。

  张维获利十七万两!

  如今,通州仓仍然囤积着四十五万石脏粮。

  常风拿到了杨墨的供状,直接进了宫。

  弘治帝看完了案卷,了三个字:“好手段!”

  常风附和:“是啊皇上。用民间的俗语形容张维做销赃生意的手段,疆白水捞银子’。”

  弘治帝怒道:“大明有严格的矿禁。可从京城里的侍郎,到地方上的县令、县丞,都将老百姓当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银矿!”

  “朕亦有过。若不是朕头脑一热,下了囤粮的圣旨。又岂能给贪官墨吏们盘剥百姓的机会?”

  “黄伯仁的那句话——不折腾的皇帝就是好皇帝。朕现在深以为然。”

  常风问:“敢问皇上,涉案者该如何处置?”

  弘治帝将问题抛还给了常风,反问:“你呢?”

  常风心中暗道:如果大张旗鼓的惩治涉案者。户部右堂、宗室、勋贵、外戚涉案。传出去还撩?

  站在朝堂最高处的这批人,竟在争先恐后挖大明王朝的墙角。张扬出去,朝廷的颜面何存?

  所以,不能明惩,只能暗惩!

  常风拱手:“禀皇上。京城最近混进了一伙儿土匪。这伙儿土法大包,竟冲进了户部侍郎张维的府邸,杀了张维,将张家家财劫掠一空。”

  “通州仓场那边,因防鼠防虫有方,多积了四十五万石粮。应将这批粮划入户部粮册。”

  “另外,通州有一粮行,名曰润德粮校因经营不善,欠了一屁股账。老板也跑了。应让户部接手粮校”

  常风等于委婉的提出了三个建议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