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九十九节 邺城小事(二)_晋中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很多事情也会随之扭转。

  只不过卢植性格刚毅,品德高尚,和荀彧一样心系汉室,袁绍的不臣之心恐怕比曹操来的还要早一些,那么他的下场很可能就是另外一个荀彧。

  而到了卢毓这一代,仕途显达,在魏明帝曹叡时期,卢毓也逐渐走向了人生的巅峰,因为他掌握了选官的权力,深受曹叡的重用,即便在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后,卢毓仍然得到了提拔,担任司隶校尉,然后加官进爵,最后还升任他为司空,让卢毓以位列三公的地位安享晚年。

  可以说卢毓相较父亲卢植,在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也为后来的范阳卢氏子弟的仕途铺平了道路。

  到了傍晚,卢志才回到府中,此时厅中已渐渐亮起了烛火,因天色尚未完全黑下来,烛火显得不是那么明亮,远远望去淡淡的若隐若现。

  他缓步转入内宅,脱去官服,换上了深蓝色宽博轻衫,头戴缣巾,身材伟岸,姿貌威容,稳重的气质中还略带几分随意慵懒的气息。

  这时,一名白袍少年走了进来,恭敬的施礼道:“父亲,大哥回来了。”

  这白袍少年正是卢诜,卢志的幼子,乃继室小崔氏所出,卢琛的生母正是这位小崔氏的堂姐,曹魏司空崔林的孙女,御史中丞崔参的掌上明珠。

  崔夫人端庄贤惠,美丽温柔,只不过体弱多病,在生下卢琛后就撒手而去。之后卢志便娶了小崔氏做续弦,小崔氏也生下二子,卢谧和卢诜,只不过小崔氏和卢谧如今都在范阳卢家祖宅。

  而在邺县的卢府,只有几名妾室跟在卢志身边,卢诜也是在去年才来到邺县,今日他就跟着枣嵩他们一块出城游玩了,也是刚刚回府,方才他在廊下看到了卢琛,笑谈了几句,便过来见父亲了。

  卢志点点头,注视着自己的小儿子卢诜,微笑道:“子珪(卢诜字),陪我去用饭吧。”

  “是,我去叫大哥。”卢诜颔首回道。

  卢志皱了皱眉,“不必了,我想他应该在外面吃过了。”

  “哦,可是我看大哥这次回来并未带什么行李,他说在这里住不了几日便要返回洛阳去了。”

  卢志也没说话,直接负手朝花厅走去,卢诜只得跟过去,他知道父亲和大哥已经很久不坐在一起用饭了,这两年卢琛只在过年的时候回过范阳祖宅,其他时间并未赶来邺县看望他的父亲,若不是卢志写信叫他过来,恐怕他是不会主动来的。

  当卢志和卢诜父子俩安静地在花厅用晚饭时,卢琛却站立于卢志的书房门外,他脸上没什么表情,虽然傍晚的来临让这一天的热潮渐渐地褪去,但他却感觉不到一丝畅快,甚至觉得此时吹过来的风也是可有可无的,完全不能带来任何凉意,或许自己在这个府里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。

 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的功夫,卢琛才望见卢志举步走来,他躬身施礼,低声道:“父亲。”

  “这两年在兖州过得如何?”

  卢志随意的看了他一眼,然后直接走入书房内,侍婢端来两杯茶,便低首退了出去。

  “叔叔待我很好。”

  “你这话的意思是说我这个做父亲的待你不好,对你不管不顾,所以你不来看我,我也不应该怪你。”

  这句话一出口,书房里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。卢琛没有和父亲对视,只是望着放在桌边的那盏玉勾连云纹灯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