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232章 老臣之言_汉道天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思的笑笑,向贾诩曲身致歉,盛好酒,退在一旁。

  贾诩不以为然。「陛下不必介意,贵人也没说错。论起好名,韩遂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好名不是坏事,只要不过分就行。爱惜名声的人,总比不要脸的收敛一些。」

  刘协顺势提起了自己的担心。「我只怕大臣们都爱惜名声,就不肯得罪人做事了。毕竟这天下的舆情还是掌握在士大夫手中。」

  贾诩点点头。「陛下的担心自然是对的,但此时已非昔日,大势已成,没有人可以逆转。陛下需要的只是一些耐心罢了。」

  「这么说,贾公不担心留下来的都是守成之辈?」

  「不

  担心。」贾诩端起了粥碗。「大乱之后,理当休养生息,正是守成之辈的机会。等上三十年,元气恢复,这些人也该解甲归田了。到时候,静极思动,年轻一代奔赴四方,正好成为陛下开拓四夷的新生力量,有何不好?就像这粥,只适合老臣,却不适合陛下。让你吃上几天,你会更想吃肉。」

  刘协想了想,觉得贾诩说得有理。

  就眼前的形势而言,多一些守成之辈也不是坏事。

  至于以后,自然会新的变化,倒不必想得太远,天下本来就没有一劳永逸的政策。

  唯易不易,与时俱进才是治国的真理。

  两人一边吃一边说,不知不觉的就说到了韩融。

  贾诩对韩融还有印象。「韩融虽是名士,却是个务实的人,与荀爽、陈纪之流不同。他回乡几年都没动静,现在突然出山,就算是为士燮兄弟或者其他什么事而来,也是被迫,绝非主动。」

  刘协觉得有理。

  韩融这个老臣还是很安分的,这么多年,一直没给他找过麻烦。

  「朕担心和渤海有关。如何安排那些人,是个问题。」

  贾诩笑了一声,喝了一口粥。「交州即将平定,需要更换不少官员。孙策出海出征,也需要能治理地方的官员。区区渤海一郡,怎么够他们施展拳脚,应该给他们更大的空间。」

  刘协灵光一现,不由得哑然失笑。

  姜还是老的辣,贾诩这一招太给力了。

  让那些死要面子的汝颍人出海,他们未必愿意,让他们去交州就好说多了,毕竟交州还是大汉境内嘛。

  况且交州也的确需要一批有经验的官员来治理。

  钟繇、荀谌等人虽然不如曹昂有冲劲,用来安抚新定的交州各郡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。张昭当初协助孙策,治理江东,政绩也说得过去。

  作为过渡阶段的安排,可谓一举两得。

  「他们能愿意?」

  「换了十年前,他们肯定不愿意。现在形势不同了,他们应该不会拒绝。」贾诩嘴角带笑。「他们不肯去,有的是人肯去,江南人可是跃跃欲试。」

  刘协听完,忍不住哈哈大笑。

  贾诩说得没错。他在零陵大半年,虽然没能实现定都江陵的计划,开发江南的坚定意志却已经公布天下。如今江南士大夫非常积极,纷纷寻求入仕,也不拒绝到更南方的交州。江南系的崛起,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原士大夫的地位,甚至超过了凉州人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汝颍人没什么讨价还价的底气。

  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