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980章 春江水暖_汉道天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走。

  让他们跟着刘备、孙策征伐海外,或者留在辽东,总比禁锢终身好。

  邢颙听了,不敢再多说什么。

  影响天下一统的责任太大了,他承担不起。

  再者,天子将惩处的目标局限于依附公孙度的人,而不是针对所有寄寓辽东的人,也算是节制。据他了解,那些知名的大儒如管宁、邴原等人都没有在公孙度的伪朝廷中任职,应该不会受到牵连,他也没必要过于坚持,与天子发生冲突。

  “杨公,天子此举会不会成为朝廷制度?”

  杨彪沉吟片刻。“子昂,经学依然是最高深的学问,但仅凭通经入仕,怕是不太可能了。至于邀名之辈,更是休想。只有德才兼备、知行合一之人,才是朝廷需要的栋梁。”

  邢颙有些脸热。

  他怀疑杨彪在委婉的批评他泥古不化,但杨彪没有说破,他也不好自找没趣。

  怏怏之下,邢颙起身告辞。

  看着邢颙垂头丧气的模样,杨彪也暗自叹息。

  他已经说得很透彻了,邢颙——以及和他有相似想法的人——能不能理解,能不能接受,他却无法决定。这是一个变革的时候,不出意外的话,会有一大批读书人受挫。

  就像当年拒绝叔孙通的鲁国儒生一样。

  时代在变,儒学也必须跟着变,否则就会被淘汰。

  下一个董仲舒又在哪里?

  杨彪想了很久,决定给孔融、王朗等人写信,探讨一下这个问题。

  ——

  对辽东的处理方案送到长安,三府会议。

  不出杨彪所料,太尉贾诩几乎没有任何犹豫,坚定的支持天子,而且着重强调了威慑交州、益州的重大意义。司空周忠虽然有些想法,却也没有激烈的反对。做了一些细节上的补充后,这份决议迅速通过了。

  会签之后,处理方案迅速送回冀州,同时以邸报的形式公诸于众。

  仿佛一块巨石投入水中,迅速激起了惊天巨浪,本已争论激烈的太学受到的影响最大,几乎所有人都抛下了之前的议题,开始讨论这个处理方案可能带来的影响。

  有亲友在交州、益州的更是不敢怠慢,立刻写信,让那些滞留未归的亲友尽快返回家乡。

  天子已经平定辽东,孙策很快就会转战交州,士孙瑞也会进兵益州。随着战场上的不断胜利,天子的底气越来越足,惩罚也会越来越严厉。

  再不回来,他们也许就永远回不来了。

  几乎在同时,孔融、王朗等人接到了杨彪的书信。

  了解了诏书背后的博弈,他们都觉得事态严峻,不能小觑。

  天子亲自坐镇冀州,强推度田,让世家、大族苦不堪言的同时,也在普通百姓中积累了威信。在大力推行教育的情况下,用不了三五年,天子就会有足够的人才可用,再也不会受制于士大夫。

  相反,固守儒家经典,却没有实际行政能力的士大夫将会被排斥在仕途之外。

  尤其是需要相关专业能力的职务,将会被诸堂毕业的学生垄断。

  如果不想办法,用不了十年,儒生就会在郡县失去话语权。二十年、三十年后,儒生在朝堂上的声音就会弱不可闻。

  必须有所行动,是无数人的共识。

  但如何行动,却造成了巨大的分歧。

  孔融露布上书,建议修订《孝桓帝纪》。

  他的理由是编撰《孝桓帝纪》时,孝灵皇帝即位不久,尚未成年,朝政被曹节等人把持。本朝朝政败坏,就是从孝桓帝重用宦官开始,曹节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,对修史多有干扰,造成记载不实。

  天子罢宦官之制乃英明之举,值得赞赏。如今没有了宦官掣肘,有必要对《孝桓帝纪》进行修订,去伪存真,修成一部信史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